市委、市政府召开全市建筑业发展工作会议
4月25日,市委、市政府召开全市建筑业发展工作会议,回顾总结2019年全市建筑业工作,表彰先进,研究部署2020年建筑业工作任务。市委书记顾国标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于立忠,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亚曦,市政协主席李春旺,市委副书记张浩等市四套班子负责人参加会议。
2019年,我市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1653.3亿元,增长10.1%。完成施工面积2亿平方米,规模总量保持全省领先、南通前列。职工分配总额达290亿元,在海安入库税金13.2亿元。获国优奖3项、詹天佑奖7项、“中国安装之星”“中国钢结构金奖”各1项。2家企业入围“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”综合实力50强,6家企业入围“江苏省建筑业竞争力百强”,3家企业入围“江苏省建筑业最具成长性百强”。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通过验收。
顾国标说,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给经济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,但困难与机遇同在,挑战与希望并存。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快大城市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深入推进,海外市场持续扩张。对于因疫情影响出现困难的企业,国家已明确金融财政扶持政策,前不久,海安也研究出台了《关于实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建筑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帮助建筑企业纾困解难。
顾国标要求,全市广大建筑企业要持续做大做强,始终把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作为重要课题,同步提升企业盈利水平、人均产值、财税贡献、资质等级、施工能力、抗风险能力等,打造更多的“航母型”“旗舰型”领军企业,提升全市建筑业发展实力。要加快产业升级,紧跟时代潮流,积极适应市场新导向、消费新趋势,大力推行精益建造、数字建造、绿色建造、装配式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,努力把建筑业打造成技术先进的现代产业、节能减排的绿色产业和带动力强的支柱产业。
顾国标强调,要坚持多元发展,积极发展从施工总承包到投资、设计、开发、施工、运营维护的建筑“全产业链”,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,增强“大建筑”意识,主动向科技含量高、技术难度大、盈利水平高的高端市场和大体量、大型综合项目进军。要强化市场开拓,坚持横向拓展覆盖面、纵向提升占有率,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开拓市场,努力构建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全面开花的发展格局。要坚持人才培养,打造一支有开拓精神、前瞻眼光、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,培育一支技术精湛、术业有专攻的高端技术人才队伍,一支结构合理、专业多元、综合素质高、实践能力强的施工队伍,不断打造建筑业发展核心竞争力。各区镇、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、优化服务,合力推动我市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于立忠作工作报告,充分肯定了2019年全市建筑业发展取得的良好成绩。他指出,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是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提升之年,今年全市建筑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: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1800亿元以上;专业份额占建筑总量的比例提高1—2个百分点;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增长10%以上;企业资质升级、增项30项以上,力争新增1家特级资质企业;创鲁班奖1项、国优工程2项、省级优质工程30项以上;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,持续提升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水平。
于立忠要求,发挥品牌效应,深耕国内市场,继续紧盯海外市场,在新老基建、城市更新、装配式建筑等领域持续发力,为我市建筑业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。坚持培大扶强,不断优化产业结构、调优经营模式、提升管理水平,助力建筑业新旧动能转换。注重科技创新,扎实开展“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”,加强数字建造技术应用,强化人才队伍建设,不断培育核心竞争力。稳步推广装配式建筑,强化企业主体示范引领作用,着眼布局现代化产业链,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。健全监管机制,实施“绿色建筑+”工程,开展质量强企行动,进一步打响海安建造品牌,持续提升“海安建造”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。
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陈鹏军宣读了表彰决定。
会议为成功晋升特级资质企业和获得“国优工程奖”“詹天佑奖”“中国钢结构金奖”等荣誉的企业现场颁奖。
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,各区镇设分会场。市领导严长江、王巧荣、张忠宏、彭为杰,市人民法院院长任智峰,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夏琪斌在主会场参加会议。
(转自海安日报)
相关资讯
2023-06-09
2023-06-08
2023-06-06
2023-06-05
2023-06-01
2023-05-29
相关附件
Copyright © 2022 海安市建筑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. 邮箱:1009525453@qq.com 联系电话:0513-888381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