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智慧工地”助力项目管理“耳聪目明”
“滴,请通过!”近日,在我市金水湾凤凰城项目B地块一期入口处,管理人员和工人戴好安全帽,排队刷脸进入施工区域。“这里是实名制员工通道,进出必须刷脸。”南通南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基胜介绍,“此系统能快速查询每位工人当月的上班天数、每日打卡时间,最大限度保障工人的权利。”“一开始不习惯,后来一想,这是为了咱好啊,每天上班下班的时间都帮我记录得清清楚楚,也不怕干活不算工时。”工人老许笑着说。建立实名制员工通道,施工现场安装围墙喷淋、塔吊喷淋,自动冲洗设备对所有进出车辆进行冲洗,实时监测噪音扬尘,大数据平台集中显示……近年来,我市积极推进“智慧工地”建设,以现代信息技术精准把握现场状况,助力项目管理“耳聪目明”,让工程建设过程更智能、更安全、更环保。
走进华新集团负责的科创中心项目施工现场,工地各楼层施工范围、围挡围墙以及办公区都喷洒出细密的水雾,让人觉得空气清新,与传统工地尘土飞扬、工料乱堆的模样大相径庭。记者还看到,在施工区域入口处有一块显示屏,滚动显示PM2.5、温度、湿度、噪音、风级、风向等实时数值。“为了防止环境污染,我们项目建立了扬尘在线监测系统,通过传感监测设备,实时监测空气质量,PM2.5数据与施工现场的雾森系统实现联动,一旦PM2.5达到限定数值,整个工地的抑尘装置将自动开启,及时防尘降尘。”项目经理徐毛毛介绍,“很快我们的两座塔吊也将覆盖雾森系统,严格防止高空作业造成的大气污染。”
安全管理,核心在人。“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工人们的安全,除了每天必须佩戴安全帽,我们还为每位工人配发一顶具有全天候保护功能的‘AI安全帽’。”项目安全总监朱海飞介绍说。原来,该项目引入了一项名为“AI安全帽安全识别”的功能,可对所有工人不佩戴安全帽、抽烟、进入危险区域等违规行为进行实时识别和发出语音提示,并及时推送给相关管理人员,如同“金钟罩铁布衫”,全天候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。在施工现场,抬头望去,塔吊驾驶员们也在塔吊安全监控系统的“保驾护航”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。“该系统可对吊重、安全距离及角度、作业环境风速进行预警和报警,防止工人出现不当操作,有效预防塔式起重机码重超载、碰掩、倾覆等安全事故。”朱海飞说。“我们项目自2018年10月开始逐步引入‘智慧工地’的各项功能,目前工程已经过半,作为管理人员,我深刻感受到智慧化带来的好处。通过手机上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,我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工程进度、人员管理、考勤管理、验收管理等情况,了解一个数据、查看一处工地现场,通过手机就能完成,项目管理变得省心省力。”华新集团五公司总经理许亚明一边说一边拿着手机向记者演示,只见屏幕上清晰显示出该项目的全景图像,切换一下,又可以看到塔吊驾驶室内的情况。他感慨道,“现在我可以高效率地同时管理多个工地,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。这是一次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的革命。”
“智慧工地就是通过系统平台、智能技术、智能设备的应用,让工地长‘眼睛、耳朵、鼻子’,看得见违章、听得见噪音、嗅得到隐患,实时精确把控现场脉络。接下来,我们将在市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、单体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项目和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项目中全面推行智慧工地建设,进一步提升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水平。”市建管局局长贾伯根说。(海安日报 徐蓓)
相关资讯
2023-09-14
2023-09-12
2023-08-17
2023-08-16
2023-08-14
2023-07-25
相关附件
Copyright © 2022 海安市建筑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. 邮箱:1009525453@qq.com 联系电话:0513-888381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