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刚: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与路径
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分为三个步骤:锚定大目标、明确大路径、把握大策略。
——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刚
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是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。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分为三个步骤:锚定大目标、明确大路径、把握大策略,即为什么要转型,探索数字化转型的路径,以及把握好节奏和切入点。
锚定大目标
| 提质增效、节本降耗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因
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因是要降低成本,通过降本增效带来可持续盈利的能力,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。传统企业在现有优势下,随着发展会呈现对数增长曲线,最终企业管理边际的成本越来越大,但效益却难突破瓶颈。数字化是突破企业增长瓶颈的有效措施,保障企业实现指数级增长。
| “企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”是目的
做到每个项目都盈利,多快好省地进行成功交付,实现浪费最小化和价值最大化,充分满足业主的需求。规模化是指从一个项目成功,到未来所有项目都可以成功。
| 建立企业数字化业务成功指标体系是关键
企业需要一套指标体系,数字化转型的目的和目标也需要清晰和量化。在制定目标时,需要一套转型升级的核心指标体系,把目标进行层层分解。而这些指标背后实际是数据,那这些数据又从哪里来?是来自于支撑这些数据的业务系统和数字化系统。而数字化系统最终能解决整个业务的问题,形成闭环,让整个战略的目的和目标经过层层分解,在指标体系和数字化的加持和支撑下,实现最终落地和推动。
| 企业数字化转型愿景
未来建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大致体现在4个层面:
1). 岗位层,未来可能随着智慧工地、BIM技术在岗位层和项目全过程应用,真正实现智能化作业。
2). 项目层,对项目层来说,全过程的打通,可以真正实现精益建造和精益化管理,让浪费和消耗最小化,让项目交付真正成功——不光是自身有盈利,而且也让客户满意。
3). 企业层,对企业层来说是集约化经营,因为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是资源配置能力,尤其是数字化时代,从以前获取资源,资源为我所有,到未来数字化时代,资源为我所用,资源配置能力、统筹能力和资源优化的使用及调动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。数字化无疑会为企业加持,企业的发展必然会扩大到企业边际以外,实现第4层面,即生态化的共赢和发展。
明确大路径
| 业务数字化、能力平台化、数字业务化是核心路径
在发展过程中,围绕愿景目标,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有三个阶段:
第一个阶段是重塑业务,实现核心业务的数字化,因为在业务数字化的过程中,可以重塑生产方式。
第二个阶段是重塑管理,核心能力能够沉淀到平台上,让管理更加高效,不依赖于个体去实现企业的发展,而是依靠于体系和数字化的力量。
第三个阶段是重塑经营,要让实际沉淀的数据发挥价值,做到数字业务化,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的经营管理。
| 业务数字化:“五个一体化”场景数字化是重点
场景数字化是业务数字化的关键,而业务数字化是围绕核心业务的核心场景的数字化。在业务数字化这个环节,有5个典型的场景,即5个一体化:面向项目和现场层面的软硬一体化;项目和企业间纵向拉通,是项企一体化;横向层面是业财一体化;从整个全过程来说,是设计施工一体化;面向整个产业链,要实现甲乙一体化,这五个一体化也是未来数字化的核心场景。
• 项企一体化
项企一体化可以再进一步分解业务场景,比如,从集团公司到分子公司再到项目部,是否能实现决策和执行一体化?所有管理数据能否第一时间到经营决策层,实现风险与管理一体化?此外,策划与施工一体化、采购与履约一体化、成本与过程管控一体化,以及生产与调度一体化,这些一体化的场景都是层层细分,让核心业务场景能实现数字化的先行落地。
• 软硬一体化
另一个场景是工程现场的软硬一体化,因为工程现场是项目最后交付的一公里,如果这一公里不打通,很多数据是无法在作业层产生的。如果是人工填报数据,则数据的及时性、有效性和真实性都值得怀疑。所以,在工地现场围绕BIM+智慧工地实现软硬一体化,能够真实有效实时地采集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的数据,并进行分析决策和管理。
• 业财一体化
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纵向一体化打通之后,横向要把业务和财务实现整体拉通。对于财务来说更多的是结果数据的体现,而整个业务是过程,过程和结果本身就存在口径不一致的问题,通过整个数据的打通以及业务的拉通,用数字化实现整个业务和财务数据的流动,也通过整个管控提升了企业整体的集约化经营能力。
| 能力平台化:三中台联动的大平台建设是核心
具备业务数字化的基础以后,可以进一步形成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、服务能力和最终的发展能力,继而能够沉淀到平台上。所以企业可以通过 PaaS平台、 AS平台以及业务中台、数据中台等平台把核心的管理能力、经营能力、市场能力、资源配置能力以及技术能力通过组件沉淀下来。在企业数字化过程中核心的三中台非常重要,分别是业务中台、数据中台,以及物联中台。
• 业务中台
围绕业务中台核心要把企业的核心能力组件化,核心的业务模块组件化,将其沉淀到整个平台上,可以按照企业的发展需求来进行灵活的装配和组合,让企业的发展实现随需而变。
• 数据中台
数据中台能拉通数据,最终在数据沉淀层面结合主数据的建设,实现用数据赋能,通过数据驱动来实现业务的增长和发展。因为企业经营决策统计的口径不一样,管理维度也不一样,无法确认数据的真假,需要一套规范的治理,才能让企业真正实现基于真实数据的有效决策。
• 物联中台
现场的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等要素,通过物联网的实时连接,能把这些设备和各方面的要素及时连接起来,沉淀数据形成数据资产和资源,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管理,基于数据辅助决策。企业未来到一个新的增长曲线时,实际数据驱动就会发生更大的作用,那什么叫数据驱动呢?
其实这个词并不是概念,刚才彭总讲的和现在我举的某企业这个例子,就是典型的数据驱动,而数据驱动首先要有一套指标,通过这套指标能监测整个管理的状态,能看到企业经营的水平以及是否有风险。当产生风险或管理问题时,通过核心算法和指标钻取,能驱动业务系统采取相应措施,比如整个进度超标了,业务系统就可以立马进行进度管控。
| 数字业务化:数据驱动管理、数据驱动决策
此外,数据要驱动决策,因为数字化到了一定程度之后,第一阶段是统计分析,也就是数据真实实时能够反馈上来。
第二阶段是预测性分析,即提前预测和干预风险,比如一个工程项目出了问题和事故,可以提前分析原因,分析其他工程是不是也有同类风险或者隐患,提前进行排查,从而杜绝这些问题。
第三阶段是指导性决策,就是借助数据和核心的算法,让企业更加智能。
把握大策略
在明确了路径之后,最终也要坚定和明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。
1. 首先是认知的升级,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业务变革。要正确看待企业数字化转型,它不是技术的变革,而是战略的变革,是业务的革新。所以在这里,特别强调的是企业战略规划跟数字化战略规划之间的咬合,通过双战略的架构才能实现整个企业数字化转型。
2. 做好顶层设计,打造企业经营和战略管理的数字化闭环。在顶层设计中,可以看到企业层面有战略管理、经营管理和流程,同时也有相应的组织配套,这些都是业务战略去规划的,实际和数字化战略是相匹配的。数字化会带来新的增长方式和新的商业模式,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咬合和闭环至关重要。
3. 找准切入点:核心业务数字化。整个数字化过程中要做的事情非常多,要先找到核心的业务主线。建筑企业的业务主线是围绕项目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,所以项目成功企业才发展,企业成功一定是所有项目都能有效管控。所以项目和企业的一体化打通至关重要,核心业务的数字化也是一个关键的切入点。
4. 遵循变革规律,循序推进数字化转型。数字化转型既然是一个变革和一个战略新模式,那过程中一定会有利益变化和组织调整,也会有权益的重新博弈和分配,所以这个过程中要像微笑曲线一样,一把手要坚定信心推动组织变革,在顶层规划之下按步骤分步实施至关重要。
5. 找到对的使能伙伴。即找对合作伙伴,而合作伙伴核心要具备三种能力:第一种是专业化的能力,第二种是自身的技术平台和产品服务能力,第三种是实施落地和赋能的服务能力。
这幅企业架构图是广联达提供的一个整体赋能的解决方案图。一方面我们提供数字化的战略咨询,另一方面构建企业的PaaS平台。此外,也提供企业SaaS应用,让这些应用实施和落地,最终让企业沉淀数据,实现基于数据增效,并发挥更大价值。
因此,整个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角色更加多元化,以前只是传统建筑业运营者的角色,即实体的施工企业,现在又多了数字化的科技公司,很多施工企业和建筑企业集团也成立自己的数字化公司,同时也多了一些数字化的使能者,如平台提供商和应用系统提供商。
数字化转型是整个产业共同的愿景,也是共同的目标,希望各方形成合力,共同推动整个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!
相关资讯
2023-06-09
2023-06-08
2023-06-06
2023-06-05
2023-06-01
2023-05-29
相关附件
Copyright © 2022 海安市建筑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. 邮箱:1009525453@qq.com 联系电话:0513-88838128